用户名: 密 码: 保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频道 >> 语文 >> 内容

语文课改诵读不能忘

时间:2014-10-31 12:32:48 点击:2719

语文课改诵读不能忘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语文教学呼唤诵读,“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使“书如甘草”当然是广大的语文教师的责任。所以我认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诵读不但仍有其现实意义,而且更要重视。那么,如何抓好诵读教学呢? 1、要加大诵读的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主导,避免单一的说教,努力做到“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文章中能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多去诵读,老师决不要担心学生学不会而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对于比较简短的文章我要求学生真正地做到熟读成诵,比如教学《咏雪》时,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文中的“儿女”属古今异义词,如果只是给学生答案,学生很容易忘记,但是我要求他们读到会背,而不是强记下来,所以在讲到“儿女”一词时他们很自然的知道与现在的意思不同。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汉语里面那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词汇美、句式美等,老师就更不要去多费口舌作讲解,而只要强调学生自己反复去诵读就好了。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识字悟义,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表现力,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让他们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入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传诵已久的名篇佳作,大都能通过优美、精湛的文笔,表达出某种崇高的情感,读来有强烈的音韵美,特别是那些精美绝伦的美文佳句,一字一句都耐得起精品细嚼,更留满口余香,醇美无穷。如果只是进行一般的阅读,很难体会出文字背后丰厚的内涵。正如清末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所说:“读古文非摇头晃脑大声诵读不可”。今天看来,“摇头晃脑”倒也不必,但“大声诵读”的经验却不可不学。 2、要讲究诵读的方法 。 要知道,语文教学最忌的是“万人一面,千课一法”的教法。诵读如果不分文体,不辩好恶,一味地要求学生按同一模式去读各类文章,那一定会使学生如坐针毡,越读越烦,久而久之就自然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更不用说去猎取知识了。因此,诵读一定要讲究方法。有时要求学生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发音正确,口齿清楚地正确诵读;有时要求学生速度适宜,节奏恰当,顺利流畅地流利诵读;有时要求学生理解诵读,在诵读时掌握词、句、段其至全文的意义,有时还要力求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优美和谐的韵律和喜怒哀乐的感情。例如,诗歌、散文之类。这样,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就能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学生就能如见其人,如面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受到思想的教育,振奋诵读的激情。参与诵读的人数也要灵活多变,或一人,或几人,或小组,或全班;甚至还可分角色诵读,比赛诵读(含师生比赛诵读);如果有条件在课堂上播放诵读的录音带或录相带,就更能使学生读兴大发。 3、教师上课要备“读”。 前人写文章讲求声韵,前人读文章更讲究诵读。正因有了对音韵节奏的感悟,读者才能和作者“心有灵犀”。语文课本中,古代作品占很大比例,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一定不能忘了备“读”。有了“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的话)的体味,也就能够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进而把握文章的内涵。自己体会到了,才能在课堂上,把细嚼“橄榄”的无穷醇美感染给学生,学生才会跃跃欲试,才有可能“进入”到作品中。《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第一次讲授时,我逐字逐句地讲解,但读得很少。从学生木然的神情中,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教法的失败。过了几天,我在家里又拿起了《木兰诗》,不知不觉中出声读起来。读完后,邻居读三年级的孩子好奇地问道:“叔叔,这个姐姐应该很威武吧!”从中我深受启发。再一次讲授此诗时,我便设计了以读代讲的方法,不再去深究字、词的含义。在低缓、幽怨的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动情地给学生朗读着精彩的片段。读的过程传送着我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缠绵、感伤的悲剧氛围中。这样,学生会很自觉地去关注木兰命运和情节的步步发展。在学生的课后小结中我惊讶地发现,不仅重点、难点基本掌握了,而且许多学生很有独到的见解。这样一路读过,学生定有“满口余香”之感,个中滋味也会回味不尽,语文教学特殊的审美教育也达到了。 所以教师应该加强范读,当然这也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诵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 4、加强诵读的练习和指导。 学生感悟文章的能力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反复“练”的结果。只有让学生亲口去品尝“橄榄”的美味,才能得到纯正的原汁原味。这就需要老师舍得放手,让学生亲自用心去读、用情去悟,并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和联想。加上个人情感的朗读,实际上是对作品美的一次再创造。丰富的想象,能够补充、完善作品的内涵,填补作品的空白之美。这样一来,一个个死的文字就能动起来,变成“大脑屏幕”上一幅幅活的画面。教师适度地点拨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面对的才是一个比较新奇的世界,伴随他们的必定是兴奋、愉悦。反之,学生得到的是老师的“嚼来之食”,很难有好的胃口。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不少人还对诵读的地位、作用等,作过精辟的论述。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让诵读回归课堂。

作者:txdsyxj 录入:txdsyxj 
  • 泰兴市大生小学(www.txdsxx.cn)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aixingren@163.com 站长QQ:274220792 苏ICP备10046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