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保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频道 >> 语文 >> 内容

《让心灵洒满阳光》读后感

时间:2015-3-30 16:20:39 点击:2689

“洒”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使水或者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来。“满”的解释是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老师,要将师爱全部均匀地不留余地地施与我们的学生。关爱一个学霸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身上散发着金子一般的光泽,但关爱一个学渣,却有点苦难,爱屋及乌,似乎他的外貌,他的性格,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与试卷上那低低的分数相连。在读了《让心灵洒满阳光》后 ,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所为,在陈老师的带动下对学困生另眼相看,努力看到他们的优点。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一小部分“学困生”(即所谓差生)。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甚至于行为习惯也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长期在集体中受到冷淡与歧视,缺乏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不仅影响个人进步,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科任教师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严中有爱,用心感化。 我初代这个班时,学困生犯了错误,我就会对他们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结果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他们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动于衷?慢慢我总结出原因:就是我不了解他们,他们感受不到我的爱。于是我放下架子,同他们谈话时,以平和的心态,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在语气、动作表情上,都充满对他们的鼓励和信任,宽容和接纳,对他们的错误给予足够的改正机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严厉中充满关爱,领悟教师的一片玉壶冰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心理接纳你,从而知错改错,振作精神,增强主动求知意识,将内心对老师的感激转化为持之以恒、勤于自学的决心。多细心耐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二、转变观念,平等对待。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学困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优等生来说,老师的爱是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而言,老师给予的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他们记忆最深刻,更懂得知恩图报。我们教师要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念来转化学困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方法欠佳不怕,可怕的是教师用歧视的眼光,偏见的做法,低估的言辞去刺伤他们渴望理解和关爱的心灵。所以,教师的言行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体察学生当前所想所为,并换位思考,用爱心去感化,那么许多困难将会迎刃而解了。 三、鼓励表扬,挖掘闪光。 大多数学困生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对某个问题,尽管你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没能记住,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对他们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学困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假如这是自己的孩子,这些“学困生”,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多可爱、可贵之处。“学困生” 并不是就没思想、没知觉,真的就“无药可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学困生不等于是品劣生,其实,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内心往往是很脆弱的,他们有时只是用一些行动来掩饰自己。相反的,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其实,教育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全优,而是要因材施教。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对他们付出真挚的爱,将他们融于集体这个赋予生气的大家庭中,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继而努力学习。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对一个教师来说:“学困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学困生”,爱护“学困生”吧。

作者:朱惠芬 录入:朱惠芬 
  • 上一篇:成语故事考级
  • 下一篇:月亮湾
  • 泰兴市大生小学(www.txdsxx.cn)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aixingren@163.com 站长QQ:274220792 苏ICP备10046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