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保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频道 >> 数学 >> 内容

把握课堂提问的三对“关系”

时间:2014-10-27 15:42:57 点击:2144

面对当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不尽人意的现状,如何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和提问方式,正确处理课堂提问的三对关系,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课堂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问题要有质量,提问要有明确的数学指向性,具有针对性。
抓住教材重点和学生认知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数学课堂提问,一定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教材重点和学生认知的难点、原有认知结构设计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示情境图后,一般会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注意到的是非数学信息的话,教师就应及时打断,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数学信息。“你们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指向并不十分清楚,教师在做出类似的提问时应特别注意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指向,否则问题的数量岁虽少,但质量却无法保证。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天真,似乎在积极思考,但看到的和想到的跟数学压跟儿不沾边。因此,要注意处理好问题“质”与“量”的关系。
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问题。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教材就是这样要求的:“小组合作,用若干个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把若干个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的活动经验,因此,完成操作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学生真正的困惑在于: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其实,每一次操作都隐含着特殊的意义。例l摆长方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长方形面积与单位正方形个数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例2则让学生将单位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的长和宽进一步建立联系,为归纳和概括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做好准备。应该说.教师设计的几个操作活动意图是明确的,只是由于在课中没有说明白,导致学生糊里糊涂地跟着摆弄了半天,除了知道“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数”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外,其余所知甚少。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通过恰当的问题引领,则可能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在第三个环节之后,教师可以明确地提问:你是怎么数小正方形个数的?哦,只要数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了。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第四个环节之后可以提问:确实,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这样,紧紧围绕操作活动提出三个关键性的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就有利于学生围绕明确的操作目标,主动地展开操作和探索活动。而且,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追问于后继研究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等都是适宜的。
二、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处理好“浅表”与“深层”的关系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必须注重提问的层次,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难易适中,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能够成为完成本堂课教学任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水平就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三个层次之间螺旋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教师要努力探索如何抓住学生“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杜绝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的课堂缺陷,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先出示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随后提出了连续性的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有几种分法?在分类过程中是否有问题产生?若干年过去了,新的套人民币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哪些内容可能是不变的?这一系列问题设计由具体到抽象,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随着对问题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提高。由此可见,我们平时在设计问题时,也应该尽可能多角度地提问,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以便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生成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性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的自然特征。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正确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运用良好的教学反馈保证问题的有效度。
第一,结果反馈与过程反馈相结合。教学反馈最常见的问题是,教师注重问题结果的反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和引领。这种问题的典型表现是,每次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常常这样问:对不对?是不是?或者说:很好!真聪明!其实,这种“是不是、对不对”等形式上的判断,不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也无法让回答错误的学生认识到错误的真正原因。教师应鼓励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真正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当然,对简单的、思路单一的问题可以直接进行结果反馈,而学生理解困难或者有错误的问题则要进行过程反馈。
第二,及时反馈与延时反馈相结合。教学反馈时机的把握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根据反馈的迅速程度可以分为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准确、及时地判断是否应当介入到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去。比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提出问题: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吗?第一个学生说:“我在百位上拨l颗珠。”教师没有立即反馈,而是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第二个学生说:“我还可以在十位上拨10颗珠。”这时,教师还在期待其他学生的反应,第三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在个位上拨100颗珠。”此时,教师引导:“如果发明计数器的人就在这里,你想问他什么问题?”学生说:“为什么计数器每个数位上只有10颗珠子呢?”由此可见,过早的介入或者介入方式不合适,都不利于学生的探究。

作者:luandong 录入:txdsxyh 
  • 泰兴市大生小学(www.txdsxx.cn)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aixingren@163.com 站长QQ:274220792 苏ICP备10046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