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保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频道 >> 数学 >> 内容

提高“你知道吗”教学实效

时间:2014-10-27 15:45:39 点击:2146

“你知道吗”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中的独创。如何在教学中将“你知道吗”的功效落到实处呢?
一、与教学无痕融合,提高课堂效率
“你知道吗”栏目随各单元教学内容相机编排。如将这一内容与新知教学无痕融合,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我们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水果批发市场一天运进水果3吨,运出水果2吨。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记录相反意义量的方法──“粮食入仓为正,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付出的钱为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含义和用途。随着教学的继续进行,又相机呈现了“正数”“负数”的概念,并介绍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数学史的介绍与新知的教学无痕融合,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还起到了在资料介绍这段时间内让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与问题解决接轨,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如能结合具体的问题,科学安排“你知道吗”内容的渗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问题解决前激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单元例2有关纳税问题之前,教师巧妙激疑:纳税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什么是纳税呢?为什么要纳税呢?怎样纳税呢?请同学们首先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阅读理解“你知道吗”这一内容的兴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又适当拓展介绍纳税的相关知识。此时,学生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已不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无声地渗透进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问题解决中介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题:你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吗?8=( )+( ),10=( )+( )……
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激趣说,根据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样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你知道吗”中“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潘承洞尤其是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成就。并指出“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能完成证明的“猜想”,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去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数学家们对数学研究的执著追求、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无声地影响着学生。
问题解决后尝试。如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上,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曾运用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你想学一学吗?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前面复习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开拓眼界的同时,数学这门科学逐步由繁到简的内在规律学生再次有着一种感性的认识。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加深新知认识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将“你知道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加深并拓展学生的认识。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过程中,在学生初步认识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许多同学的妈妈喜欢穿高跟鞋?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要踮起脚尖?”在学生“愤悱”之时,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中有关黄金比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让学生分别计算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与不踮脚尖时下身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值,“黄金比”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还有数学中所蕴藏的“美”。
四、与数学活动融合,开阔学生视野
教材“你知道吗”栏目因篇幅限制,内容相对比较简洁。教学中可以进行横向拓展,即在某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如,教材许多“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一些中外数学家的贡献。教学中可开展“数学家的故事”专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到图书馆查找等形式收集数学家的故事或专题收集某一数学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可以口头交流,也可以用“数学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教师和学生合作,将学生收集到的数学家的故事用展板的形式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学习。实践中,我们将“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学校“数学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班级、年级层层宣讲、评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还可以进行纵向拓展,即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挖掘。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你知道吗”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正四棱台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中国古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几何学上还有哪些主要成就呢?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拓展: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数学的其它方面又有哪些不同的成就?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数学文明中应有的地位。
五、与相关学科嫁接,实现教学双赢
为提高“你知道吗”教学实效,将数学与相关学科嫁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六年级上册“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其效果大不一样。一种是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度的讲解,学生虽然从分数的角度理解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所表示的时值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很难有情感投入,只是机械地接受了这一信息。另一种是与音乐老师进行沟通,让学生带着音乐和数学课本同时走进音乐教室,这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音乐老师在乐理知识教学时,首先和同学们回顾了常见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并用钢琴分别演奏这些音符,让学生对这些音符的时长有一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提出,这些音符的时值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阅读“你知道吗”。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甚至有数学老师与音乐老师合作,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了“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对提高音乐素养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数学和音乐教育的双赢。

作者:zhouhao 录入:txdsxyh 
  • 泰兴市大生小学(www.txdsxx.cn)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aixingren@163.com 站长QQ:274220792 苏ICP备100463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