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保存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随笔 >> 内容

“随堂课”切勿上成“随意课”

时间:2014-3-24 21:09:31 点击:2770

 听课随想之一:要提高教案的“执行度”

因工作需要,本人经常到学校进行教学常规调研,于是便有了与大量小学语文教师随堂课教学工作的“亲密接触”。听课之后,总要关注一下老师的备课情况,结果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多数被听课老师授课内容和过程都与他的教案设计大相径庭,有的甚至毫不相干。课堂上,这些老师的教学离开了教案“信天游”,把“随堂课”上成了“随意课”,其结果可想而知。虽然老师都有教案置于讲桌,据了解而知,这份教案也是经过集体备课“讨论”过的,可是“执行度”却很低。为什么老师上课也会出现这种“纸上谈兵”的现象呢?

认真研究了大量的“教案”后发现,不少老师备课的内容存在一些操作性不强的“客观因素”:一是教学目标比较含糊,不大容易达成;二是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目标不相呼应,即使按照教案实施教学,其结果也会与“预设目标”有较大的距离;三是对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缺乏准确的把握,教案中缺少对教学场景和教学方法的具体描述,预设的教学过程偏重于琐碎分析等等。

对这些现象进一步分析,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一部分老师对自己使用的“教案”缺少起码的信任度,因此,备课后不能熟知教案,上课前也不再熟悉教案,课堂上便凭着对教学程序大体的印象和对学科教学自负的认识,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已经成了习惯;第二,所谓的备课无非形式而已,一部分老师甚至把备课当作一种应付领导检查的“差事”, 没有把备好课当作是自己上好课的必要且重要前提,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良好途径,因此,没有积极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最后形成的“教案”仅仅是一份“备查”资料。由此看来,不少教师对备课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众所皆知,一个教师基本的工作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实施教书育人。他的基础的、本质的工作就是备课、上课。这里所说的备课,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预先制定和撰写的关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方案,简单说就是设计和撰写教案。写教案的目的是在上课时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其他什么人“检查”的。因为教案恰恰是教师自己需要执行的关于课堂教学思路的纲领性方案,所以,“教案”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和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既然教案是给自己看的,每一位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就应该十分自觉地重视教案的设计和撰写,切实提高教案的“可执行度”。

要提高教案的“执行度”,无论是独立备课还是集体备课,教师都应该在设计和编写教案上多下功夫,确保教案是合乎教学实际需要的,体现了全面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

全面性——教案撰写的内容应包含以下8个方面: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学生练习(作业)、板书设计等。

具体性——第一、“教学目标”的具体。“教学目标”指学生通过具体教学活动后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教案中描述的“教学目标”应包括每篇课文的总目标和每个课时的分目标。无论总目标还是分目标,都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的角度进行具体的预设。教学目标的内容,要将新课程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和在一起,融入到每一节课中去。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般有34条,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有23条具体内容即可。

“教学目标”常用“指导”、“引导”、“启发”、“认识”、“学会”、“理解”、“掌握”、“运用”、“体会”、“感受”、“领悟”等词语来表述。

 第二、“教学重点、难点”的具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必须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谓“教学重点”,就是教材中学生应知应会的重要内容,是需要教师扎实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理解、掌握或运用感到有困难的问题。“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有区别,有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有的是重点却不是难点,教师在设计和撰写教案时既要把握准确,又要描述具体,使重点明确,难点恰当。

第三、“教学准备”的具体。 教案中描述的“教学准备”,指在课前开发资源的内容,就是教师根据自己运用教学手段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前应该准备好的必需的辅助物质材料,包括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录音、演示文稿、多媒体设备、学生练习本或者其他相关的文本材料等。撰写教案时要写下具体的安排,以便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教学过程”的具体。“教学过程” 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展开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就是课堂教学的思路,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实施步骤。“教学过程”是教案描述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教案“执行度”的重点所在。就一般的规律而言,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4——5个方面:复习(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知识,如听写、答问、朗读、复述、背诵等)、导入(创设情境诱导学习动机、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感知题意)、新授(指导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课文、引导阅读理解、引导情感体验,指导复述背诵、指导说话写话等)、归纳(简要小结本节课所完成的教学任务)、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其中,“新授”过程是备课和写教案时应十分关注的重中之重。新授内容确定以后,要落实具体的教学步骤——感知、理解、体验(感悟)、积累、运用等,每一个步骤都应写清楚有哪几个具体教学环节,这些环节中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师生活动的方法是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等等,这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

第五、“学生练习”的具体。备课和写教案时,学生“练习”的内容应根据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而设计,既要有课内完成的,又要有课外实践的;既要设计写的练习,又要设计读(拓展阅读)和说(口语交际)的练习。“课内外练习”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每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体现迁移性、拓展性或探究性,既能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备课时,学生练习必须设计和撰写具体、明确,便于课堂教学中布置实施。

第六、“板书设计”的具体。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教师为配合教学过程,简明扼要地在黑板上写的文字或画的图表。语文教学板书的文字内容,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依据教学目标、课文的行文结构和学生的认知需求,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构建一个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系统性和审美性的提纲。这种文字提纲的内容和形式,也应该在教案中具体描写出来。

可操作性——教师撰写的教案,只有具备操作性强的特点,才有较高的“执行度”。所谓操作性强,主要是指教案的设计内容必须遵循科学原理,符合教师教的实际和学生学的需求,有清晰的“路径”、具体的方法和明确的要求。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唯一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是可实施,可检测的,而不是含糊不清的。如“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纤细’、‘雷声大作’、‘滂沱大雨’等词语的意思”,这就是可操作、可检测的。如果只是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样的“目标”,就是含糊不清,缺乏操作性的。

其次是“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相对应的可操作性。因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所以,在备课时,每个课时的主要教学过程,应该是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设计。比如教学目标中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个目标,那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必须安排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感情朗读课文”的步骤和环节;比如教学目标中有“指导学生学会用‘安慰’造句”,那么,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安排怎样指导学生学会用“安慰”造句的教学场景。只有“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了,这个方案才是可操作的,按照这个方案实施,才能实现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和教师最到位的教学。

第三是“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既然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思路,那么这个思路应该是越具体越清晰越有利于操作。所以教师设计和撰写教案时,不仅要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步骤,而且要设计好支撑这个教学步骤的教学环节,让这个教学步骤既包含“知识和能力”,又体现“过程和方法”。

比如“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或“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一个教学步骤,教师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加以实施: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 出示生字词卡片(或投影展示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识读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提出要求,让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一遍;

3. 点名朗读第×自然段(重点段),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4. 纠正读错的词句,指导朗读难读的句、段(范读、领读、听录音等);

5. 学生再次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6. 点名展示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或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实现“正确、流利的朗读”)。

另外,还有“学生练习”和“板书设计”的可操作性,也必须在教案中得到明确的描述。这些内容只有在教案中写得清清楚楚,上课时才能教得明明白白。这才能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我相信,如果老师备课时仔细思考过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需求,真真切切地倾注了自己的智慧和情感,认认真真撰写了一份内容全面具体,思路清晰明确的教案,他一定不可能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的。

当然,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预设的教学方案也不是不可更改的。人常说“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具有不同认知基础和情感差异的学生,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出现“新的生成点”,需要老师对预设的重点难点或教学步骤作出适当的调整,从而根据新的学情进行更有效的激发和引导。但是,这样的调整反映的是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是对学生当堂学习需求的高度认同,是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良好驾驭和调控,体现的是教师的大智慧,而不是那种“信天游”式的随意性发挥。

作者:吕建荣 录入:吕建荣 
  • 泰兴市大生小学(www.txdsxx.cn)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taixingren@163.com 站长QQ:274220792 苏ICP备10046325号-1